三小三大,行政庭打出后疫情阶段行政审判“组合拳”

作者: 熊静    发布时间:2020-04-28  访问次数:6747

MN3A6527.JPG



(通讯员  熊静)“行政审判很特殊,对政治和社会生态感知最深,有格局,有视野,有追求,有重点,有成效!”4月26日,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肖笛在听取市中院行政庭行政审判工作专题汇报时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强调,行政审判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疫情期间行政审判庭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复工复产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在当前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市中院行政庭以高质量办案为抓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执法办案工作,努力让行政审判不掉线、群众权益不落空、公平正义不迟到。

扩大行政审判效果,小切口做出大影响

 “信号稳定,画面清晰,声音响亮,可以开庭!” 4月16日,一场特殊的审判在市中院第四审判庭进行,在这个没有当事人的法庭里,6名农民通过不见面的“云庭审”网上开庭,不出家门就与某县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某棉业公司进行了“面对面”庭审活动。该案的在线审理获得了当事人的一致点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今年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荆楚大地蔓延,防控难度前所未有,人民法院执法办案面临严峻考验。疫情防控很关键,但正义也不能缺席,市中院行政庭率先采用线上办案模式,制定在线庭审实施方案和预案。在庭前充分准备,当事人通过手机就可以与合议庭成员就案件相关事宜沟通,发送在线庭审当事人须知,保障技术设备支撑有力;建议行政机关负责人在线出庭应诉,积极回应当事人对事实、程序及法律适用方面的疑问。在当前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市中院行政庭以高质量办案为切口,扩大行政审判效果,通过足不出户的线上司法服务做到了疫情防控和审判工作两不误,确保疫情防控大局下行政审判不缺席。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小案件作出大文章

近三年来,受黄黄高铁开工建设、部分县、市(区)棚户区项目改造影响,全市法院受理涉及房屋、土地征收以及征收补偿决定案件数量大幅上升,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为被告的群体性诉讼案件数量增幅较大,但行政庭始终保持着95%以上的结案率,其中实体判决率达到了59.5%,作出实体判决的案件全部经过了开庭审理,对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了全面审查。近三年来,原告主动撤诉的行政案件达到126件,大部分当事人与政府达成安置补偿协议后撤诉,保障了市区重点工程的顺利进行。

“很多行政案件不能简单地一判了之,可以说‘处理很简单,过程很痛苦’。”行政庭庭长梅阳表示,随着改革发展进入矛盾凸显期,特别是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对政府及公安、卫生健康、市场监督、交通运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入境管理等相关行政执法部门为防控疫情实施的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物资及设施征收征用、不实信息管控处理等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争议,应着力通过诉前协调机制、府院联动机制,引导当事人合理表达诉求,将行政争议从后端被动结案转移到前端主动止争,将审判工作从化解行政纠纷的末端转移至开端,从疫情防控的大局处罚,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保障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开展防疫工作。

更新行政审判理念,小集体做出大事业

“行政审判要提高政治站位,不能简单‘就案办案’,特别要抓住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这个牛鼻子。”市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夏冬华介绍,近三年来,二审行政诉讼案件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分别为93.7%、81.3%、93.7%,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分别为86.65%、69.5%、87.7%,实现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的稳中有进。在疫情防控期间,市中院行政庭通过建立涉疫行政案件专项审判机制,平衡好疫情防控要求和群众诉讼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出庭为原则,不出庭为意外,保障“告官要见官”,严格执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庭前通过电子方式发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通知书,要求对不能出庭情况提前作出说明,向政府法制部门通报出庭应诉情况等措施,提升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比例和效果。

 


编辑: hgzy
文章出处: 黄冈中院